Page 152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152
快乐高效学语文
教材挖掘
1. 课题研究
第一,回顾本单元主题——爱国。
第二,整体看课题——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堂课,最后一堂国语课。
题目不仅告诉了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
了主旨。
第三,找题眼——最后。一个人,如果连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权利都被剥夺
的话,该是多么的悲哀!又有什么办法呢?亡国奴是没有尊严的。
2. 重点句段挖掘
①中心句: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
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钥匙”,比喻祖国的语言。语言是民族的象征和标
志,是联系人们思想的纽带,是人们沟通的桥梁,是民族尊严最显著的标志。只
要一个民族牢记自己的民族语言,即便一时亡了国,也会通过民族斗争,重新解
放自己的民族;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民族语言,那么,这个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可以激起人们的复国斗志,把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转
化为反抗侵略的力量。
②文眼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第一,这句话单独成段,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第二,这句话包含了小弗朗士对以前不好好学习的痛悔心情。
第三,这句话还有今后不能上法语课的痛惜之情。
第四,这句话更有小弗朗士对普鲁士不允许他们学习法语的强烈的憎恨之情。
重点探究
1. 小弗朗士的想象
小说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小弗朗士是个贪玩、幼稚的孩子。他正在上学
的路上,不过他不打算去了,因为老师要检查的分词用法他一点也不会,他心里
的价值标准是到野外玩比学习更有趣。他关心的那些事:歌唱的画眉、晴朗的天
空、暖和的天气、操练的士兵。这些的确美好、有趣。但是他到底还能管住自己,
跑去上学,所以他也很可爱。他幼稚,虽然知道“最近两年”从布告牌上知道的
“败仗”“征发”“司令部的各种命令”都是“坏消息”,可他对布告牌上又写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