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85

2.
                                                               关系法则——心与心的距离,最远,也最近




             经历过饥饿、灾荒、文革……那是一个“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年代,人们以

             艰苦朴素、节俭实用、集体统一为美德。而父辈多是70、80甚至90后,从改革
             开放,社会巨变,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到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短短几十
             年,物质生活极大地提高,世界的变化好像过去几个世纪累积。
                 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祖辈和父辈的观念相差甚远。例如,奶奶会因为

             “艰苦朴素”的美德把Claire扔到垃圾桶的旧玩具捡回来,而Claire却崇尚把那些
             “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舍弃。而两代人的审美也都各自保
             留着时代的气息。尤其奶奶还是从农村老家来,饮食口味除了时代差异还有地域
             差异。

                 第二是养育目标不同。
                 由于父辈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待,对孩子的学习、才艺、人际交往等其他
             方面有要求是无可厚非的,或者还有的父辈把小时候没有从祖辈那里享受到的感
             受、没有得到过的物质,想要补偿给孩子也是很常见的。

                 而祖辈承担的是父辈的嘱托,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抚养目标是“安全”,吃
             好、穿暖、健康、开心就已经基本达到他们的目标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Claire希望“科学育儿”,上早教班、不让孩子输在
             起跑线上,捕捉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而奶奶则为了让孩子吃饭,采用一边看

             电视一边喂饭;孩子不开心,奶奶就想办法让孩子开心;冬天为了不着凉,奶奶
             给孩子穿得很厚,甚至孩子都上火流了鼻血……
                 第三是身体机能衰退,适应力不足。
                 很多父母会问为什么奶奶不让孩子自己练习吃饭?为什么奶奶总让孩子看

             电视,不知道对眼睛不好吗?为什么不让孩子锻炼身体,多运动来抵抗冬天的寒
             冷?早教班就在不远的商圈,为什么奶奶就不愿意送,宁愿就带孙子在楼下玩?
             有很多好的科学方式来带孩子,为什么老一辈就是不能接受?
                 我们也采访过很多隔代养育的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都赞成培养孩子独立

             性,让他们自己吃饭,也认为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但是他们说:“如果让
             孩子自己吃饭,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衣服都得全换一遍,还要擦地,给孩子洗干
             净,一全套下来,自己已经累得没有心情吃饭了。”“因为晚上儿子儿媳还要回





                                                                                    71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