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陈永青小草书谱
P. 84
陈永青小草书谱 Chen Yong Qing Xiao Cao Shu Pu
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
“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
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
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
其终始,匪无乖互。
今译: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
上古今独绝。但是今人(二王)还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
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
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
了记录语言,可是随着时代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
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
规。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
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谓“文采与质朴相结合,
才是清雅的风度”。何必闲置着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
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
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我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
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缘由。钟繇专工楷书,张芝精通
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楷
书,对照钟繇的楷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
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总的看来,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