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9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是否持久,对学习的情绪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学习的过程是愉快的还是想要持续
             提高?
                 ②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学生们是否总是集中精力于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并

             且能够长期集中精力;学生的目标是否总是跟随讲话者(老师或学生)的每一个
             动作;学生的听力是否集中,答案有没有针对性。
                 ③参加状况(private)。学生有没有参加所有的学习活动;是否有积极的思想,
             活跃的演讲,有热情的讨论,有无意识的实践。

                 ④与人的关系。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在学习中,同学之间的分
             工和协作关系是否良好;能不能谦虚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在遇
             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积极地和他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考的能力。同学们对所讨论问题有无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学生在回答

             问题时,语言是否流畅、组织、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们有没有胆量提
             出问题,并进行辩论;学生对答案和观点有无独到的见解。
                 ⑥状态的产生。学生是否已掌握所需的知识,并能充分地实现学习的目的;
             在学习、实践和创新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提高;是否有过正面的精神经

             验,如满足、成功和喜悦;对将来的学业有信心吗?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评价”这一问题,提出了两
             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转变课程评价过于注重筛选和职能,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

             善教学实践。”
                 “构建一个评价系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
             绩,又要发掘和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认识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使其在原来的层次上得到发展。”

                 考试,并非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也不是一个完整的课程评价,而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环节。按照其作用,考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关于发展的。这是一项由学校举办的测验。比如单元测验、期中、期
             终考试等。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科教学状况的全面掌握,从而

             使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关于能力的测验。这是一项由学校举办的结业测试。它的主要作用是
             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中学毕业程度。



                                                                                  ·11·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