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10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五、教师综合评价计划

                (一)认真制定全面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由老师代表提出评价架构,小组进行集中讨论,提出评价因素及定量分析,
            校方初步制定教师学年评价办法,提交校务会议,再交教代会代表审议,通过后,
            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制度,人手一册,组织实施。
                (二)对教师学年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的主要环节进行细致的设计

                评鉴学年工作的基本准则:①考评结果与奖金挂钩,评优,聘任教师。②综
            合评价和整体评价。③将可行性与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先考虑可行性。④
            量化与定性的结合,主要是量化。⑤将评价的信息公开与适当的保密相结合,逐

            步实现全面的公开。⑥注重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的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⑦坚
            持“时代”与“导向”的原则,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⑧将自我评价、他人
            评价和校评相结合。
                评分等级分为 A、B、C、D、E 五个等级。

                组织执行评价:①由党、政、工、团的有关领导组成的校评工作委员会。②
            负责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务处、系主任和教务处主任和教学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教
            学评价与评价委员会,由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组成。③由党委书记、年级组长和

            工会成员组成的学校教师道德评价小组。④由校长、教务处、团委负责人和班主
            任代表组成的学校教育能力评价委员会。
                全面评价教师学年工作的指标体系:①职业操守。主要内容有:学习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品德,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恪守“十不准”“十要求”“十忌语”“十承诺”。重点是培养学生
            的成效,分为六个方面,即政治、业务学习、体罚学生、团结同事、配合处室工
            作、三乱现象、师德建设。②受过良好的教育。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管理工作,

            包括课节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学生思想教育、班级流生工作、评优评先、参与
            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教龄等七项工作,并着重于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情况,共计
            200 分。③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内容涵盖了每月的教学例会(备课、上课、修改、

            辅导等)、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反思、学期教学总结、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教学工作量、获得教学荣誉、教科研研究等计二十二项。重点是教师职业发展资
            料的收集,总计 300 分。④教育的有效性;指学生期中和期末的学业表现。采用



            ·202·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