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95
第五章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理念指引下,合适的教学情境、学习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
素材。教师应该重视并利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身
边熟悉的事例、常识、现象,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使学生产
生共鸣,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也可以用课堂所学知识重新对生活中的相关现
象进行理解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生活意义,提高学习兴
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终能够学好科学课程,实现科学为生活
服务。做好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工作对于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
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两个要求,一是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并加强与现实生活实
际的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创设学生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生活
场景;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丰富程度,采用多种方式创设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以这两点要求为基础,根据课程的需要恰当地进行生活
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第一,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并加强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
点和思维特征,创设学生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增强对于生活化
情境的认识,明确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
思维。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并
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方向发展,但依然要借助直观具体形象。因此,创设生活化
情境既要适应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又要让科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教
学素材并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单的日常
生活场景再现,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与科学的融合,引发学生的共鸣,不仅活跃
了课堂氛围,对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热爱
生活的观念。
以《造房子》一课为例,老师提出“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房
子?想一想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如果让你们自己动手造房子,你们想要造什
么样的房子啊?”房子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能在生活中见到
各种形状与类型的房子,高的房子,矮的房子,大的房子,小的房子等,而且每
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房子,学生会马上想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充分调动自己的生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