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98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色,不要把学生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教师要学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并根
            据实际情况做适合角色的调整,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理解

            所学知识,稳固地记忆。在讲授《有趣的食物链》一课时,让学生带上动物头
            饰,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最后教师
            和学生总结出食物链的知识点,并评价学生的表现,通过扮演的角色,学生能主
            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知识学习对生活的实际意义。

                第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
            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生机,现在我
            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用计算机辅助
            教学能达到利用挂图板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首先,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图、

            文、声并茂的特点,能够全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获得立体体验;其次,计算机
            辅助教学能直观反映事物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破教学重难
            点。如在讲授《消失了的恐龙》一课时,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很难将恐龙消失的
            原因面面俱到讲清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恐龙消失的科普性视频,同时配
            以形象的解说,让课堂从静态到动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教学不只是课上的几十分钟,还要注重课下。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对学生在课下学习科学知识有很大的作用。书面作业是传统作业的主要形式,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把生活
            化的元素加入到学生的作业中来。例如,在学完《生物的变异现象》这节课后,

            让学生在草地上观察三叶草与四叶草,在花店里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康乃馨,
            吃玉米的时候观察玉米颜色和品种的不同,通过这些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
            受到生物的变异现象,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第一,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要跟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近年来,随着教学

            模式的不断改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一些学者认为要打破课堂的限制,
            课后教师应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及时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动手实践结合起
            来。例如,在讲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大家课后用叶
            子、黏土、骨头或贝壳等做一个化石模型。下次课小朋友们就会将自己的印迹化

            石模型作品带来班上,相互欣赏。小孩子的作品五花八门,非常可爱,教师在简
            单点评一下后,就可以来解释一下“化石”形成的原理和步骤。


            90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