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41
第六章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失和含量超标情况预警中心发出警报作出提醒,遏制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数
据中心,在第一时间获取反馈内容之后,将提示重新发送给用户,帮助用户尽
快采取技术措施,避免水污染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害。水资源大数据平台会采用
MapReduce 等作为水资源数据离线处理的主要计算框架,以高数据吞吐量来作为
数据处理的主要分析工具。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同步工具定时
将水资源传感器所接收的数据同步到平台数据库当中,做好关键信息的永久保存
和备份。
2. 水质监测与平台构建
现代化的大数据地下水监测体系,主要依靠智能技术或计算机设备完成监测
过程,将海量的存储数据和水质监测内容进行动态化处理,然后通过平台构建的
方式获取详细信息。在数据库构建的过程当中,动态化检测信息内容会根据信息
的特点要求进行归类整理,进行标枠式的量化和存储。例如,水质综合标识指数
和水体感官状态等指标层可以通过公式和计算的方式作出评估,分析并建立和本
质规律相符的数学应用模型。如果水质存在异常现象,通过预警系统能够将异常
信息发布给数据使用者,以大数据依托建立可管控的水质监测进程。当然一切工
作需要以水资源保护为基本要求,辅以信息技术的支持,完成具有兼容性的数据
管控,在今后的水文监测环节发挥稳定的服务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技术
的应用能够完成对地下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
以通过可视化手段来直观分析数据特征,提升数据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发挥现
代通讯技术的优势。例如地下水监测系统就能利用工业通讯技术获取采集传感器
当中的信息,形成基于 OPX 的规范数据集完成引用和记录,满足地下水环境信
息数据的客观要求。
3. 静态要素选择与信息获取
静态要素包括排水通道密度、断层密度、高程坡度等,这些和地下水资源
量相关的要素随时间变化频率存在差异,静态要素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地形波图就决定了地下水的流向,并影响地下水的整体补给过程,大气降
水和地表水作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坡度对于大气降水的影响非常明显。具体来
看某些坡度较大的山区或沟谷地形大气降水在地表的停留时间更短,反之在平原
地区大气降水停留时间长,地下水资源量非常丰富。这些信息可以利用 AreGIS
软件进行提取,然后将基于矢量化的网络数据进行评估,最终计算出要素信息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