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46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尾声:是一种无力的呼喊、伤感的情绪和绝望的呻吟。
第二乐章是没有展开部的变体奏鸣曲式,慢速。
呈示部:主部主题宽广明朗的旋律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是一幅宁静平和、
充满幻想的田园生活画卷,如图 3-90 所示。
图 3-90 谱例
﹟
副部主题旋律平静、朴实,夹杂一丝淡淡的哀愁。在 C 小调上奏出,如图 3-91
所示。
图 3-91 谱例
再现部:音乐再现主部主题的旋律,音乐逐渐趋于安宁、恬静。
3.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仲夏夜之梦》
序曲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管风琴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出生于汉堡一位犹太银行家的家庭,
祖父是著名的哲学家,父亲富有,母亲博学多才,他自幼就受到全面而良好的文
化教育。门德尔松的家里经常是文化名人(比如:歌德、海涅、威柏、黑格尔、
史波尔等)聚集的地方,童年的门德尔松尽情享受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幼年时期
他师从德国作曲家兼钢琴家贝格学习钢琴,9 岁起公开演奏,11 岁开始创作各类
音乐作品,12 岁与大诗人歌德建立起深厚的友谊。1826—1829 年,门德尔松就
读于柏林大学,并最终确定以音乐作为毕生职业。他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创
作、演奏钢琴、指挥、音乐教育等。在他人生最后的 15 年中,是在为公共事业
的奔忙中搞音乐创作的。其中,他在 1843 年创设了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德
国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些公共事业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最终因过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