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49
第三章 器乐艺术
这首《前奏曲》是李斯特 13 首交响诗中的第三首,用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拉
玛丁《诗的冥想》构思而成。这首乐曲的形式结构不受任何固定格式的约束,全
曲从一个基本动机(主导动机)出发,适应诗的内容加以变化发展而成。
主导动机是一个询问式的音调。
第一主题:由长号、大号、大管奏出雄伟壮阔、沉着有力的旋律,严肃而坚
定,如图 3-97 所示。
图 3-97 谱例
连接部是一个田园牧歌风的抒情旋律,由大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奏出,是一种
由衷的抒发。
第二主题:由主导动机变化发展而来,在竖琴和弦的衬托下由圆号和中提琴
在 E 大调上奏出温暖、真挚、充满爱意的形象,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憧憬,
如图 3-98 所示。
图 3-98 谱例
展开部:乐曲转入快板,主导动机演变成半音阶进行的音调,似狂暴风雨的
来临。一系列不稳定的调性变换显示出了焦躁不安的情绪。紧接着,号角似的主
导动机响起,仿佛是一场战斗。随着暴风雨的渐渐平息,出现了田园风味的音乐,
乡村景色仿佛就在眼前。
再现部:首先是第二主题的再现,经过暴风雨的洗礼,生命更加光彩。最后
再现第一主题,庄严、宏伟、激昂、振奋,是一种积极与肯定的意象。全曲在灿
烂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5. 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交响曲》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著名
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杰出的指挥家,他出生于波西米亚一个小资产阶级家里,
从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19 岁开始了他指挥家的生活,1897—1907 年
(37 ~ 47 岁)担任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通过他的努力,维也纳剧院成为欧洲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