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61

第三章 器乐艺术



             作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如《管弦乐队变奏曲》《弦乐四重奏》《小提琴重奏曲》
             等以新颖的、带有实验性质的风格丰富了 20 世纪的音乐创作,更为重要的是,
             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后来的作曲家发掘音响创作的无限可能性起到了先

             锋作用。
                 勋伯格的两个弟子贝尔格和韦伯恩是“十二音体系”的忠实门徒,由于三人
             都在维也纳,为了区别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后人称他们为“新维也纳乐派”。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作于 1947 年,描述了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灭绝人性地残杀华沙犹太人的事件,勋伯格自己用英文写下了饱含真挚情感
             的歌词。作品反映了勋伯格对希特勒纳粹的无比憎恨以及对犹太同胞深切的哀悼
             与怀念之情。这首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事件的经过:德国兵命令一群犹太人从

             营地里出来,排成队列做最后的行军。德国兵又打又骂地驱赶这些犹太人,枪杀
             那些落在后面的人。终于,军士下令报数,以便知道有多少人被送往毒气室。犹
             太人开始报数,开始时速度很慢,逐渐变得越来越快,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唱
             起了古老的“信经”——《听吧,以色列人》。音乐中包含有明显区别的三种声

             音:①华沙的幸存者(见证人)用英语朗诵的音调描述当天事件的经过;②中间
             夹杂着用德语模仿的德国军官发布命令时的粗暴的吼声;③犹太人走向死亡时用
             希伯来文所唱的众赞歌,这首众赞歌是音乐的高潮部分。
                 这是一部只用了一个序列的十二音作品。乐曲充满了阴暗、恐怖、令人窒息

             的音响效果。比如:小号不安的声音、长号在高音区的颤音、弦乐器的弓杆击弦
             和弓杆擦弦、木管的高音颤音、加弱音器的小号和圆号发出的咆哮般的声音以及
             紧张的节奏等。这部作品是勋伯格最富有戏剧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十二音技法”
             中最受人欢迎的作品之一。

                 纵观这几个时期的西方器乐音乐发展历程,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每个时期都
             有其特定的秩序与规范。一种旧秩序的破坏,必然伴随一种新秩序的诞生;告别
             一种传统规则,再从中演绎出新的规则。形式的严谨、写作的细密、内容的重构、
             审美的突破,是一次又一次秩序与自由的思辨实践。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