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75

第二章 畜牧兽医管理创新及发展的思考



             情的可能性非常大,加强紧急疫情反应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是应继续加强对
             动物流行病学研究的投资力度。动物流行病学是紧急疫情管理的基础,从疫情的
             监测开始,到疫情的报告、疫区的划分、疫病的控制、无疫区的认定,都离不开

             动物流行病学。应继续加大对动物流行病学研究的投资,提高动物流行病学研究
             水平。二是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紧急疫情进行管理。紧急疫情管理的信息
             引入,要求时间短,应当逐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过软件开
             发,对饲养场信息、疫病模型、地理信息等统一管理。应当将农户畜群的种类、

             数量、既往疫病史、畜群的变化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在案。这样在疫情发生时,
             就可迅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做出判断,而且有了这些信息,对紧急疫病前
             期的物资储备,如疫苗等的数量、种类都会有很大的好处。三是应当成立紧急疫
             病反应中心。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一个由流行病学专家和经过培训的专门人

             员组成的紧急疫病反应管理中心,每年定期举行一次演习.保持中心的反应速度
             .同时还负责对紧急疫病反应的研究,对养殖业主和农场兽医的教育和培训。为
             了保证我国能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及在发生后能快速扑灭。我国可在国家动物
             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项目的基础上成立紧急疫病反应中心,担负相应的职能。四是

             应更快、更多地制订紧急反应计划。为保证紧急反应计划的可操作性,在计划
             中对每项工作如何做、谁来做、用什么器械设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都应规定
             得尽量清楚、明白,同时,应急计划中还应对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加以详细规
             定,这不仅能为组织快速反应提供最佳的指南,还能为责任追究制度提供科学

             依据。
                 (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为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提高出口竞争力,限制疫病的快速广泛的传播,不因
             为某一地疫病的发生而导致全国出口受阻,实行区域化管理在我国是个必然趋势。

             而进行区域化管理,我国就必须建立针对国内不同地区及国外产品的市场准入制
             度,并同时完善作为市场准入制度基础的风险评估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管理情况
             来看,风险分析已是它们做决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在控制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
             还是在认定是否为无疫区等方面都要用到。我国的风险分析研究基本是从 1998

             年才开始进行,时间很短,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目前对定量的风险分
             析还有困难。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
             使得我国的风险分析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时,首先考



                                                                                  ·63·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