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研究
P. 5

前 言

                   PREF ACE






                   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焦点在课堂上,注重
               教学效率及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知识的内化吸收,并高度重视学生音乐学科
               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提升。反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通常由教师把

               控整个教学活动及流程,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及审美追求欣赏音乐作品、尝试
               歌唱或演奏乐器,被动地探索音乐世界,难以获得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创
               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综合提升,这背离了“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的初衷,
               并且制约了初中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初中音乐教师应

               深入领会“双减”政策、核心素养文件精神,把握音乐核心素养具体维度,
               以教学模式优化为着力点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囊括学生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阶段必

               备的音乐基本素质,突破音乐知识技能的桎梏、学科界限、课堂时空,形成
               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发展层面而言,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力、审美能力

               与实践力,使学生学习更多音乐知识与技能,欣赏贯通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
               在实践中探索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形成瑰丽的音乐审
               美想象,在教师的指导与同伴的帮助下走进音乐作品,走入创作者的内心世

               界,实现与创作者及音乐形象的心理交互。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汲
               取和内化音乐知识,获得情感、审美等丰富体验,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掌握辩证的音乐鉴赏评价方法,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
               和谐发展大有裨益。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再以知识灌输、技能训练为
               单一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熏陶、文化浸润。传统音乐课堂

               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成人视角对创作者意图、乐思、音乐曲式结构及节
               奏型、音乐旋律特点等进行分析,注重知识的传输密度与速度,未能给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