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研究
P. 51

第三章 中学音乐情感教育的融合







                       第三章 中学音乐情感教育的融合




                                 第一节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反映着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其与认知、行为二者组成态度。三者在

             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达到相一致,最终决定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是情感在
             起主导作用。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心理学大辞典》中把它定义
             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所拥有
             的情感强度受环境、认知等因素影响,其在实践中发生作用的程度也因人而异。

             音乐课程作为艺术课程的分支,虽自律论对音乐本身不具备情感的性质做出阐述
             说明,但其中由音符构成的旋律线条,节拍速度构成的音乐律动,都对人的内心
             情感世界构成巨大影响。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借助声音、听觉为媒介,进行传
             递。正因多种情感交织融合,才为音乐艺术增添了独特魅力。而情感教育的界定

             是指教师在掌握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及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
             热情,使学生在过程中累积、丰富情感,满足体验,确保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活
             动进行等以此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向自身发展、
             社会需求过渡。情感教育作为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的核心,无论处于哪一学段都应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是活动中的主体。这是一种属于人类独有的活动,活动的双方都是有生命有思
             想情感的个体,因此教学活动虽然是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但在过程中又时刻不
             能脱离人类所独有的情感的传递。对于教学这种随时伴随着强烈情感因素的特
             殊活动,江绍伦把它看作“与个性及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的情感力量和认知力

             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然而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情感因素都是被教育者
             忽视的,并没有在教学中占有该有的地位,这使教学中出现知情因素过于分裂、




                                                                                  ·43·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