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239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文本研究与挖掘
1. 作者与作品。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 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 年),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
不得志,71 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
精力完成《聊斋志异》,约 40 余万字。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
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
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
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两
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
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
战胜。
2. 文体:寓言故事。
3. 文题解读。
课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通过对狼的描写,刻画狼的形象,揭示狼
的本性。
快乐高效学语文
词汇积累
词性活用现象:
①狼不敢 [ 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②恐前后受其 [ 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③一狼 [ 洞 ] 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④意将 [ 隧 ] 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⑤其一 [ 犬 ] 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⑥ [ 苫 ] 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⑦一 [ 屠 ] 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