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江西普通高校专升本信息技术
P. 283
第 6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由拥有各类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主机和向主机请求资源
共享的各类用户终端构成。资源子网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和提供网络共享资源。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主要实现数据通信控制和处理功能,它主要由通信链路和网络互联设备构成。通信
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主机之间的相互连接和通信。
6.3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的目的是在主机之间实现信息交换,数据通信过程是把信息从信源通过信道传输到
信宿的过程。其中信源是指网络中传输信息的发源地;信宿指的是信息接收的目的地;信道是指
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通道,信道由传输介质和传输设备组成。
数据通信过程中信号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示形式,信号是数据信息的载体,信号可以
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或频
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电流、电压等,我们通常把模拟信号称为连续信号。数字信号
是指幅度和时间都是离散的信号,数字信号可以用二进制数“1”和“0”来表示。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产生和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在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中传输的可能是
模拟信号。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形式包括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种,基带传输是最基础的信号传
输方式,它不对传输信号进行调制,频带传输又称为宽带传输,在实现过程中需对传输的信号进
行调制和解调,远程通信通常采用频带传输方式。
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情况,其中单工方式指的是数据在一
个信号载体中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半双工方式指的是数据可以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
输,但是不能同时传输;双工方式是数据可以同时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输。
数据同步技术是为了实现信号接收端和发送端在步调上保持一致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同步传
输和异步传输两种方式。
数据通信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数据传输速率、带宽、吞吐量、误码率和时延等。
1.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是位/秒或bps。
2.带宽有两种不同含义,带宽原本指的是信号的频带宽度,即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
分所占的频率范围,其单位为赫(Hz),也可以以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为单位;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指的是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最大能力,所以网络带宽表示的是单
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最大比特数,单位为比特每秒,记作b/s或bps,也可以用Kb/s、Mb/s、Gb/s、
Tb/s为单位。
3.吞吐量表示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吞吐量常用于测量网络中单位时间
内的实际传输的数据量。
4误码率也称为差错率,它是衡量信道可靠性的一个指标。误码率=传输出错的比特数/传输的
总的比特数,误码率越低代表网络传输越可靠。
5.时延指的是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因为各种
因素的影响存在滞后的情况,总时延由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传播时延(=信道
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构成。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