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38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编工作量。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信息采集和编辑两者产生了分离,首先需要
在海量信息中采集有效的信息,然后再进行编辑、加工处理,最终制作成为有价
值的电视新闻信息内容。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特点
1. 具有时间限制
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新闻采编工作之后的,新闻策划主要以
加工、编辑所采集的新闻信息为主,便于接下来的信息播出。众所周知,电视新
闻对于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对于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时
间限制,应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新闻策划,确保及时、准确播出电视新闻内容,满
足受众需求。
2. 以人为本的特点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所以在电视新闻策划的过程中,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基层受众的需求,明确其对
于电视新闻的关注点,深入挖掘新闻价值,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策划出基层受众感
兴趣的电视新闻节目,达到更高的收视率,切记不可将博取眼球放在首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创新对策
(一)创新新闻采访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要高度重视对新闻采访形式的创新,利用多种新闻媒体来传
播新闻内容,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例如:每一届 G20 峰会举行前,CCTV4 的“国
际新闻”节目均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利用人们所熟知的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
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了解受众对于 G20 峰会的关注点及想要了解的峰会内容,
然后对受众的评论、留言进行整合分类,从受众的关注点出发分为多个采访队伍,
采访不同类别的峰会人员,然后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满足受众对峰会不同内容
的需求。在这其中,很多人非常关注峰会安保工作,在采访中记者将镜头给到安
保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安保人员工作内容,同时,了解相应的安保设施设备,充
分体现出峰会对于安保工作的足够重视,确保峰会的安全举行。就新闻时效性来
说,电视新闻媒体时效性慢于新媒体,但其优势在于权威性强,并且具有会议内
访权利,因此,在峰会举行期间能够结合新媒体技术来实施直播峰会现场实况,
使得更多的受众了解峰会进展。在峰会期间对受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多视角的采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