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33
• 第一章 烟草种植及增产技术
着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我国幅员辽阔,植烟区域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气候条件千差万别,相应
的种植模式也多种多样。北方烟区因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多采用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的烟草种植模式;南方烟区气温高、热量充足,多采用一年两熟或两年
四熟的种植模式。例如,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烟区采用烤烟 + 水稻轮作模式,
云南部分烟区采用烟草 + 油菜轮作模式,两季作物叠加,经济效益较好。因此,
这些产区烟叶种植规模相对稳定,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选择与烟草轮
作的经济作物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作物收获后,土壤氮素含量不
能太高,以免造成种烟时无法控制施肥量,造成烟叶黑暴,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
二是经济作物与烟草不能有同源的病虫害,否则发病概率会明显加大。通常,禾
谷类作物和油料作物适宜与烟草轮作,茄科和葫芦科作物不适宜与烟草轮作。
(三)间套作模式对烟草种植的影响
烟草与其他作物合理间作或套作,可充分利用光能,减轻烟草某些病虫害,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叶质量,对用地养地、解决粮烟争地矛盾及提高单位
土地生产效益有积极意义。吴凯等研究结果表明,烟草与富钾绿肥籽粒苋间作种
植,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对缓效钾含量影响不大,而籽粒苋翻压还田处理
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且烟叶钾含量增加。时安东等研究表明,
采用烤烟与红薯、花生“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模式可显著改善土壤有效养
分含量,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并提高单位面积烟叶产量、产值及作物总产值。薛
超群等研究发现,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间作花生、黑麦草、大蒜的土壤烟草黑
胫病菌数量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刘丽芳等研究证明,烤烟与草木樨间作,能
明显控制烟草病毒病,烟草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下降。涂勇等
研究表明,大豆与烟草套作能防止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并可提高与土壤氮素代
谢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数量。阳显斌等研究证明,烟草套作大蒜能够改善土壤环
境,提高土壤有效态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提高烟草根系氮素利用能力,促进烤烟
对养分的吸收。张继光等认为,间套作可以改善作物根际微环境,减轻土传病害
发生,不同程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李枝桦等研究表明,烟草与香原料作
物(薰衣草、迷迭香、香叶天竺葵等)间作后,香原料植物的部分致香物质转移
到烟叶,导致间作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多于对照。间套做系统通过土壤微环境、化
感作用、冠层结构对烟叶生长、质量产生影响,其中根系分泌物在土壤养分供应、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