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李路论文集
P. 31
5.ISBN 和 ISSN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应用
及其种次号组成,之间用圆点“·”隔开。图书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为分类标准,除工业技术类的图书以双字母表达类目之外,其余各类均为一个字
母分到一级类目。种次号为同一出版者出版的同一类目的不同种类图书的流水号。
如:《农业信息工程技术》一书的 ISBN 号为:7-5349-2380-8s·554。其中,斜
杠后面的部分“s·554”为附加部分(s 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农业类“554”
为该书出版社出版的第 554 种 s 类的图书)。
1.2 ISSN
与 ISBN 比较起来,ISSN 号短,层次也少,由 8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后
四位数字之间用一短横隔开。最后一位是校验号,当校验号是“10”时,换成“x”;
而当校验号是“0”时,则仍为“0”。中国标准刊号则是由一个以“ISSN”为
标识的国际标准刊号和一个以中国国别代码“CN”为标识的国内统一刊号两部
分组成。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与中国农学会
主办的《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的 ISSN 号为:ISSN1002-1248CN-2711G2;《中国
农史》的 ISSN 号为:ISSN1000-4459CN32-1061s。
刊登记号和分类号(一、二级类目)两部分组成,之间用一短横隔开。分类
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分类标准,一般分至一级也可分至二级类目。报刊
登记号一般为 6 位(前两位是地区号,后四位是序号)。按 GB2260 规定取地区号。
2 特点与作用
其一,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们所具备的世界唯一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卷》“国际标准书号”词条中这样定义:
ISBN“唯一代表某种书的某一版本,当同一种的开本、装帧或价格不同时,书
号也就不同”,即说明在我国注册的出版社出版的每一种书刊的每一个版本都有
一个世界性的唯一标识代码。因为它们具备这个唯一性的特性,进而能够在其具
体应用中发挥独特作用。
其二,结构清晰,段落分明,规律性强,便于分析、理解、记忆和使用。
其三,由于具备以上两方面的优点,使得它特别能适应信息时代计算机管理
的需要。
其四,具有验伪功能和纠错能力。如上所述,ISBN、ISSN 的校验号,就是
起此作用。遇到分段不对、数字位数等不合标准时,或即使分段、数字位数均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