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65

第六章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息系统也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实现固体污染物的提前干预。比如利用地面信息系
             统可以提前计算出固体污染物的传播途径以及在环境脆弱区域的聚集情况。另外,
             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与 GPS 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遥感技术形成立体的监测圈,

             从而进一步扩大圈内各系统的监测效果。

                 二、固体废物监测技术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一)固体废物监测技术的不足

                 1. 监测对象不明确
                 在环境监测中,受监测技术的限制,固体废物监测结果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
             问题。早期直接识别的监测仅限于大型工业机构,但经过近几年的环境治理,大
             型工业制造企业在环保方面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也加入了

             固体废物严格管控的行列。但其他小企业和个人排放固体废物的现象仍然存在,
             同时基于目标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现
             代化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废物的种类与日俱增,并且具有更多的特点。除了化
             工厂的危险固体废物外,还有大量生活中的废物,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实验

             室废物和医疗废物等。对于废物要有计划地监测,不能只控制企业的固体废物。
             有许多生活垃圾含有易燃、传染性和易爆性的特征,因此固体废物监测的全面性
             存在较大的难度。
                 2.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不足

                 固体废物所包含的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可燃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等
             特性。如果要更好地响应跟踪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监测技术及硬件设备的支持,
             许多测试技术需要易于使用的测试设备。与先进的技术相比,环境监测技术硬件
             的应用还比较落后,造成了监测数据的不全面。同时在使用中对于数据的传递不

             及时,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导致后续使用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得不到有效及
             时的解决,严重影响了环境问题的治理及保护。
                 3. 监测不到位
                 在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面,基层环境监测人员不足,有的甚至聘请临时人员

             进行监测。监测仅限于主要污染源,往往不控制国控企业,其中不少企业是固体
             废物的生产者,规避定期检查。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视而不见,导致环境监测变
             得空洞。此外,危险固体废物是环境监测的重点,对危险固体废物进行管理,不



                                                                                 ·151·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