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15

第九章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分析



                 二、SO 2 及 No x 主要监测技术

                 (一)非光学气体传感器
                 非光学气体传感器通常可分为半导体型、电化学型、固体电解质型、接触燃

             烧型等。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大多采用金属氧化物材料做成敏感元件,当这些敏
             感元件与气体相互接触时,气体吸附在敏感元件表面,引起敏感材料中的载流子
             数量的改变进而导致敏感元件的电阻或伏安特性等参数的改变,通过建立这些电
             学参数与气体浓度的数学模型来实现浓度的测量。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离子电极型、电位电解型、原电池
             型以及电量型。当被测气体与这类传感器敏感材料相接触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发
             生改变,建立电流大小和气体浓度的数学模型,实现测量气体浓度的目的。接触
             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可分为直接接触燃烧式和催化接触燃烧式。它的工作原理是气

             体在传感器敏感材料表面燃烧使得敏感材料的温度升高,温度的变化引起敏感材
             料的电阻值升高或降低。将这类传感器接入电桥中,电桥的输出电压将发生改变,
             被测气体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强烈,温度变化越大,进而导致电桥的输出变大,
             通过建立被测气体和输出电压的数学模型,就能够实现气体浓度的测量。SO 2 和

             NO x 不是可燃气体,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无法测量 SO 2 和 NO x 。
                 总之,从报道的文献中发现非光学气体传感器具有检出限低、体积小、价格
             便宜,但是,检测精度低、需要频繁校准、容易产生交叉敏感。所以,在 CEMS
             系统中,这类传感器使用得非常少。

                 (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
                 激光诱导荧光(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它是光谱分析中常用的一种,
             波长可调谐的激光通过被测气体,目标气体分子吸收激光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高
             能级。处于高能级的气体分子不能够长期稳定存在,通过一段时间后,高能级的

             电子会跃迁回低能级,分子吸收的能量又将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利用光敏
             元件探测这些荧光强度,实现气体浓度检测。每种气体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波长
             是不相同的,所以,根据荧光的波长以及强度即可确定被测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检测灵敏度高,NO 检出限可达 0.08ppt,NO 2 检出限可达

             ppt 级,SO 2 检出限可达 ppb 级。系统的响应时间极短,对被测物通常能够达到
             纳秒级,因此,该技术也通常用于监测存在时间极短的中间态物质的监测。激光




                                                                                 ·201·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