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23
第九章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分析
收到的红外光分为两束,形成一定的光程差,再使之复合以产生干涉,得到的干
涉图函数包含了光源的全部频率和强度的信息。用计算机将干涉图函数进行傅立
叶变换,就可以计算出辐射源的光谱分布和强度。
优点:(1)能同时定性、准确定量的分析多种气体;(2)全程 180℃加热,
外置全程加热采样系统,现场连续分析,直接读数;(3)采用精确单组分多点
标定,出厂标定后无需再次进行气体标定;(4)能提供参考谱库,能进行未知
气体的自动查找和判定;(5)针对不同的分析物,只要增加待测气体的标准曲
线就可以进行测量;(6)日常维护量少,费用低。除了测定 SO 2 、NO x 、HC1、
HF 等无机气体外,FTIR 还可以测定一些 VOCs 气体组分。
局限性:(1)和 GFC 一样,FTIR 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基本都在 30kg
以上;(2)FTIR 的烟气分析仪很昂贵,通常市场价会高于 GFC;(3)目前市
面上 FTIR 烟气分析仪基本上也是由外企垄断。
5. 便携式紫外分析仪
便携式紫外分析仪目前分两类:非分散紫外吸收法(NDUV)和紫外差分法
(DOAS)。非分散紫外吸收法原理类似于 NDIR。紫外可见光发射器发射具有
确定光谱的紫外光束,紫外光经过滤光后通过分束器分成两束光,其中一路投射
到紫外参考探测器上,另外一路进入样品室被待测样气吸收,吸收后的紫外光信
号在投射到紫外探测器上。光强信号在探测器被转化为电信号,经转化后得出被
检测样气的浓度。
非分散紫外吸收法测定 SO 2 的工作原理:SO 2 气体吸收 185~315nm 区域的
紫外光,吸收带的中心波长为 285nm,通过测量中心波长的紫外光,与标准配气
室的标准物质比较,就可以得到 SO 2 浓度的测定结果。常用的是微流量气体传
感器。
由于 CO 2 、CH,和 H 2 O 等在紫外光谱范围内没有吸收,对于某些在红外光
谱范围内 CO 2 、CH,和 H 2 O 交叉干扰严重的气体组分,采用紫外吸收法会取得
较好的测试效果。
紫外差分法主要是利用吸收分子在紫外光段的特征吸收来测量烟气中特征污
染气体组分,如 SO 2 ,NO 2 和 NH 3 等,就是利用特征污染气体分子的窄带吸收特
性来鉴别气体组分,并根据窄带吸收强度来推演待测气体的浓度。因为烟气中的
粉尘、水气等引起的紫外波长变化是缓慢的,是慢变化;而待测气体分子的吸收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