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62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第三节 质朴之美——民歌


                民歌就是民间歌曲,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是劳动

            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民歌通常具有以
            下特点:
                (1)经过长期群众性的即兴编创和口传心授逐渐形成、发展并继承下来。
                (2)体裁多样、民族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

                (3)音乐语言简练、表现手段多样。
                (4)音乐结构短小、音乐形象鲜明。
                (5)歌曲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一、中国民歌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
            上,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从远古时代起,中国民歌就
            有辉煌的成就。公元前 11 世纪问世的《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人类历

            史上最早的一部民歌集。楚辞、汉乐府、唐宋曲子词、元代散曲、明清小曲……
            一路走来,我国民歌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语言习惯、生活劳动
            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产生了各地区、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歌。总的来说,北方民歌旋律起伏大、音域较宽、甩腔使用
            较多,音调高亢、嘹亮,性格开朗、奔放,较多阳刚之美;而南方民歌则抒情、
            委婉、细腻、柔和,偏于阴柔之美。这些总体风格与南北方地形地貌、自然气候、
            人文因素等密切相关。

                我国民歌从体裁形式上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分别阐述
            如下。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集体劳动而演唱的民歌。这种歌曲可以统一动作、

            鼓舞情绪、减缓疲劳、提高劳动效率。在北方,人们也把它称作“吆号子”;在
            南方则称作“喊号子”,四川地区还将它称作“哨子”。其音乐特点是:
                (1)节奏感很强,并且直接与共同的劳动节奏和发力点密切相关。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