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73
第四章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管理创新研究
进行清洗与消毒,并减去病灶组织,再将剩下部分处于无菌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培
育。在通过染色镜和生化检测结果确认后,应可以用培育的微生物为原料,加工
出替代各类动物可食用部分,从源头杜绝动物疾病可能对人类的危害。如 EM 菌、
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
产品。
(三)不同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技术
1.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1)严格选种并进行疫苗接种
动物的选种要严格把关,避免引进病原,选择先进、守信用的单位进行合作,
确保购买品种没有传染病,并且对于新种要进行隔离 10d 左右,没有发生异常情
况再进行合群管理;合理地制定防疫计划,针对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
例如,对于小猪来说要在 0~30d 内进行猪瘟疫苗接种,50d 以后要进行伤寒疫苗
接种,60~90d 要进行猪丹毒和猪肺疫疫苗接种等。
(2)建立养殖管理制度
动物养殖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于饲养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规范其
喂食以及消毒等日常工作行为,规定喂食时间以及食物的分量、冷热程度;对于
不同种类的动物给予不同的饲料搭配,科学配比保证食物营养成分;在饲料里定
量加入些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药剂,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3)保证良好的棚舍环境
经常对动物棚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通风,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对棚舍进
行散热和保暖,可以安装监控系统对棚舍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科学合理地对
动物棚舍进行分配,不要将动物都放到同一个猪棚中,要降低传染风险,科学选
址。例如,避免将棚舍建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保持清洁干燥等良好的卫生条件,
控制传染源,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出现了传染病现象要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
措施,对于已经无法挽救的病种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2. 不同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技术
(1)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一,猪瘟。猪瘟的死亡率极高并且具有高传染性,其病势影响着整个养猪
行业。主要症状是:病猪体温升高并且维持在 42℃左右,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不
进食的症状发生,怕冷、病猪眼角会出现过多分泌物,得病初期大便干燥且带有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