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50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的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介绍。不同的支护结构在不同的场
            地条件和基坑环境情况下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地下工程基坑开挖应结合自
            身的项目特点,对支护结构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

                第一,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水泥浆进行混合搅
            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固体挡墙,作为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这种方法
            搭建的围护墙就是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深层搅拌机挖土速度快、形成的固体
            挡墙既能挡土也能止水、价格较低廉、噪音小、污染少,比较适用于大型闹市区

            的建设工程使用。譬如城市中心区、重要商业中心附近的地下项目开发、大型地
            下轨道交通的修建、旧城区人员密集型楼房改造等项目,可综合考虑采用深层搅
            拌水泥土围护墙的支护形式。
                第二,高压旋喷桩。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

            形成水泥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的设备叫作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依旧采
            用水泥浆进行挡土和止水,但相比于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施工,具有施工设备
            占地面积小,施工器械基本无噪音的优点。然而采用高压旋喷对土体进行加固,
            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泥浆排出,对泥浆的收集与处理难度较大,在项目规模

            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周边土体环境污染。因此,它比较适用于施工空间较小的
            工程,如市政下穿马路地下通道的建设。
                第三,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通过机械钻孔后放置钢筋笼的施工工艺,灌
            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桩体作为挡土支护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和沉降小

            的两大特点。它的优点是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的工程,且施工过程无噪音,
            对周围环境影响微小可控,缺点则是施工工艺及流程较复杂,成品质量受影响程
            度大,桩间缝隙易造成水土流失,挡土止水效果不易控制。比较适用于开挖深度
            较大、工期要求相对宽松的基坑工程,如地铁、车站、地下商场的开发与建设。


                二、基坑开挖支护与施工技术管理

                (一)基坑开挖
                1. 开挖原则

                开挖方案是根据支护方案、降水排水措施和场地实际情况综合来确定的。为
            了防止雨水或其他渗水进入基坑,需在基坑周围合理设置排水沟,同时为了预防
            基坑积水,基坑内也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对于放坡开挖,需在坡顶坡面也采



            142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