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4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二)明确监测目标
                20 世纪末,我国针对固体废物处理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工业废渣检验方法》等。但从现代角度上来看,上述相关政策的检测

            目标较为模糊,这也很难保证固体废弃物的监测实际情况。因此,中央政府应该
            及时对固体垃圾的判断标准以及检测方法进行更新,并结合世界已有的法律进行
            政策优化,从而明晰固体废弃物的检测目标,以便于将有限的检测资源利用到检
            测当中。而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当地的环境类型来进行针对性的策略颁布,从

            而强化该地区固体废物的监测质量。例如,在我国的山西地区,其煤矿生产以及
            金属冶炼企业较多,所以就可以针对化工固体废物进行针对性的检测。
                (三)努力降低固体污染物的检测压力
                1. 优化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安装小型的污染废弃物检测设备
            来降低后期整体污染检测的压力。例如,在金属冶炼中,就可以在生成物的各部
            分进行传感器安装,并将数据汇总至相关检测设备中。当然,生产过程的优化也
            能够大大降低非必要部分的固体污染物检测要求,这样能够间接使检测资源得以

            集中。
                2. 加大相关的环境宣传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生活垃圾所带来的固体废弃物占比相对较大,而此方
            面的固体废弃物检测成本也会较高。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尝试加强相关的环境宣

            传,以增强该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来降低固体污染物的检测压力。例如,可以定期
            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并开展公益活动来使民众能够拥有较好的固体废弃物认知。
            而对于农村来讲,这更需要提高环保宣传力度,并尽可能地降低秸秆焚烧等导致
            固体污染物检测难度增大问题的出现。

                (四)构建数据共享体系
                一般情况下,一对一的固体废物监测的成本控制十分困难,其检测结果也很
            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呼吁企业以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实现数据共
            通,并构建废弃物数据库,从而形成专门的数据管理体系。而从另一方面来看,

            数据共享体系能够为检测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做好基础,从而降低后期的处理
            压力。





            ·13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