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84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菠菜、韭菜、葱、番茄、菜豆、冬瓜、向日葵、大麦、水杉、枫杨、木棉、樟子
            松、紫椴、赤杨。
                4. 氨污染的鉴别方法

                氨(NH 3 )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氨刺激味。氨污染主要发生于化工、制药、
            合成氨等工厂周围,或氨水运输事故。NH 3 对人眼、鼻、咽喉有强烈刺激和腐蚀
                                         3
                                                        3
            作用,人的嗅阈为 0.1~1.0 m/m 。吸入 22 mg/m 的氨,5min 即引起鼻干。急性
            中毒死亡动物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炎、肺水肿症状。
                空气中低浓度的氨会使果树和作物徒绿增长,但果实收成反而减少。大量的
            NH3 或氨水(分解产生 NH 3 )流入环境,会使周围植物叶片萎蔫,太阳晒后干
            枯死亡。受氨薰过的叶片也会产生脉纹点状、块状黑色伤斑,有时沿叶脉产生条
            状伤斑,并向叶脉浸润扩散,伤斑与正常组织间多数界限分明。水稻受氨熏后,

            常表现白色条纹状伤害,叶尖开始烧灼状卷曲。氨首先危害成熟叶,老叶及幼嫩
            叶在较严重时才有伤斑。不同植物种类对氨的抗性不同。
                5. 汽车尾气污染的鉴别方法
                汽车尾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中含有臭氧(O 3 )、二氧化氮(NO 2 )、过氧乙

            酰硝酸酯(PAN)等光化学氧化剂,易使交通干线两边的农作物受害。
                6. 植物大气污染危害与热害的区别
                天气持续高温(40℃以上)会引起植物热害。热害症状常表现为:植物叶片
            变黄变褐、出现死斑,果实烧伤,花序或子房脱落、雄性不育,树干干燥、开裂

            等。热害若与大气干旱或土壤干旱相伴,对植物的伤害更严重。

                四、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基本原理

                遥感监测技术是指运用一定的仪器、采用必要的技术方法对一定距离以外的
            目标进行监测的过程,运用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在不接触监测目标的前提下收集相
            关信息,并对采集信息进行识别、分类和跟踪测量,从而确定被监测目标的污染
            程度、污染范围以及污染带来危害的程度等。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是遥感监测技术

            的重要应用之一,与传统大气监测方法手段不同的是,它不再对大气的垂直剖面
            温度、湿度,大气降水量和降水频率进行监测,而是对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气溶胶和其他有害气体进行监测,从而分析出大气环境质量。



            ·72·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