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138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unde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面积无法达到防排烟的基本要求,则需要额外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在实际当中,
            裙房以及 20m 以上内部走廊未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情况
            下若仅仅依靠自然排烟系统,无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防排烟需求。

                (四)机械加压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
                1. 漏风系数的取值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风道漏风系数的标准要求相对较为笼统,并未
            明确加压送风机风量的具体标准,从而导致实际设计过程中影响到了设计人员的

            判断,多数设计人员认为风机送风量越大,越能够满足防排烟需求。因此,在设
            计风量时,设计人员往往会过度追求计算值或者规范规定值,将送风机的风量设
            置为较大的参数,这无疑影响到了前室和楼梯间门的正常开启,一旦风机满荷载
            运行,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居民是否能够顺利逃生。此外,在排烟风机的风量

            确定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排烟风机风量时没有充分
            考虑漏风系数因素,甚至会在未考虑漏风系数的情况下配备排烟风机,会导致排
            烟部位的排烟量无法得到保障。针对漏风系数的取值问题,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
            虑控制时间和控制烟气层高度来对排烟量进行确定,并进一步选择漏风系数,确

            定排烟风机的参数设置,在保证实际排烟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经济性和实
            用性。
                2. 送风口设置不合理
                在机械加压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部分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一般会

            设置成百叶窗式的常开风口,各个送风口的大小和尺寸基本相似。各个送风口在
            风量和风速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送风口与风机之间存在不同
            的距离差异,距离风机较近的送风口往往风量大、风速快,排烟效果好,而距离
            风机较远的送风口效果则恰恰相反,甚至末端送风口基本不具备排烟的功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排烟风机的风量作出了详细规定,当排烟风机
                                                                  3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 60m /h 计算,担负两个及
                                                                            3
            以上的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120m /h 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所指的风量是排烟风机的额定风量,并

            非指的是防烟分区的风量。而在实际当中,具体的风量计算标准以及防烟分区支
            管和排烟口的计算是按照哪一项指标进行计算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所以在火灾发
            生后,若仅仅开启防烟分区排烟阀,并连锁启动排烟风机时,该区域的支管和排


            _ 130 _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