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42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unde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于自然采光,需要保证光环境达标的同时,还要对眩光问题予以控制,也不要出
现辐射量过度的情况,尽可能积极创新。
3. 自我调节“生命体特征”理念
基于高层建筑的“生命周期”可以了解,其通常寿命在 70 年上下。和世界
的广大生命体别无二致,其同样有着自我调节和组织能力,以此使得自身原有功
能得到优化和改善。通常来说,这种调节能力是指建筑物本身具备调节采光、通
风和温湿度的基础水平,同时也能完成自我净化,以此将垃圾的排放量控制到最
小,尽可能不能内部居住的人群造成任何影响。
(四)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思路
1. 注重空间组合设计
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理应对空间组合部分予以考虑,像是庭院的使用、
工作场地的布局以及空间经济性等。而对于生态设计部分,理应尽可能做到节省
能源使用,满足舒适度需求。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来说,由于内部空间有所区别,
对于温度条件、自然光和景观需求自然完全不一样。像是一些常规办公室,其对
温度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会议室、门厅以及走廊来说,对于温度就没有这
么高的要求。正是这一情况,交往空间就会设计成内环境以及外环境之间的缓冲
区域,其温度设计基本上和室外没有太大区别,以此能够实现温差梯度转化的目
标。如此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还能降低人们对温度变化而产生的
不适感。生态设计对传统设计实践的发展是: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部分持续扩
散和延展,逐步扩大到光分区、气分区。在对交通核心区域进行明确的时候,为
了更好地渗透生态理念,除了要将经济性情况考虑进来外,还要对结构部分予以
重视。其中,最为合理的布置模式便是东西向双核。如此,无论是电梯、楼梯还
是卫生间,自身的采光效果都会变得非常好,同时还能提供优良的视野条件。
像是德国的一家知名银行,其一共有 54 层,高度为 300m。其在设计阶段,
一共被划分为 4 组,各个小组有着 12 层单元。从顶部来看,整个建筑物的平面
为三角形,在三个角的位置设置了三个核,分别为电梯、楼梯和服务设施。同时
依靠空腹拱梁,建立三个没有柱子的办公空间,以此围出一个形状是三角形的空
间,被确定为中庭。为了能够将烟囱效应全部展现出来,就要对现有的办公空间
进行组织和优化,强化自然通风效果。在经过了风洞实验之后,决定在现有的三
个办公空间里面,设置了许多空中花园,以此实现了自然通风的效果。除此之外,
_ 34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