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55

第三章  美术馆展览空间设计分析



             区、隔断等设计方法,才可使空间得到释放和自由发挥,从而达到二次设计。例
             如,北京红砖美术馆,在馆内没有固定的隔断,整个空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很宽敞,
             馆内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改变,这个空间是自由且可相互转化的。

                 4. 组合空间原则
                 空间的不确定性存在于组合方式的千变万化。空间的组合性在美术馆空间中
             不可或缺。不同展厅之间可相互组合,公共区域又可作为灵活公共空间,可根据
             需要为展品提供更多空间的可能性。组合空间原则就是结合过渡空间和各种形式

             的室内外空间,为美术馆创造更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吸引力。
                 (三)美术馆弹性空间设计策略
                 1. 空间预留
                 预留美术馆旁边的空余空间,既可为美术馆后续的扩建作考量,又可预留作

             临时展览使用,或是作为艺术观展后的讨论区。以建筑为中心,使用场地周围提
             供的区域作为保留空间,使建筑的外观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要合
             理利用额外的空间,满足建筑本身的生长需求。
                 2. 入口设计

                 首先,入口庭院设计。考虑在院子里举办临时展览的可能性,可在入口处可
             打造标志性雕塑或涂鸦艺术的风格,增强美术馆自身的昭示性。例如,在北京今
             日美术馆广场入口处的雕塑艺术展现出强烈的昭示性特征,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
             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

                 其次,入口坡道设计。入口坡度也可用作灵活的设计元素,可摆放一些与展
             陈相关的装饰性艺术品,有助于让人们提前解锁美丽的艺术场景,也可营造有趣
             的氛围。例如,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参观者可通过设置在入口处的钢架楼梯步行
             到 2 楼的画廊展示区。钢架楼梯采用“之”字形坡道设计,当参观者走在看不到

             美术馆入口的长坡道上,好奇心和求知欲会驱使并引导其进入美术馆。
                 再次,预留底层设计。预留底层空间的设计形式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
             不会影响整体性和实用性。例如,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菲诺科技中心,从外面看
             整个建筑就像一艘空中的飞船,这栋建筑设计了辅助建筑空间的功能,如建筑主

             入口、图书馆、餐厅、研究室和多功能报告厅。底层空间的使用保障了建筑的通
             透性和整体性,当人们穿过建筑底层,从视觉感受上可消除建筑的庞大体量带来
             的厚重感,从而拉近人与物、人与建筑的距离。



                                                                                   147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