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6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在现阶段信息时代环境下,中国开始逐渐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中,而在建
            设规划中所应用的地理空间框架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为此,有关单位
            应积极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趋势,通过现代化地理信息系统促进智慧城市发

            展。在建设和发展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有效改变以往测绘技
            术存在的局限性,还极大地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中国智慧城市规划和
            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一)地质灾害调查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向
                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地质灾害预测、地质灾害绘图、地质灾害制图分析等多项
            工作,而利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良好地完成各项功能,对于地理信息调查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良好分析。
            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监测预报
                在中国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为了做好地质灾害调查预测,建立了将近

            40000 个地质灾害调查站。然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受到自然突发因子的影
            响,固定的灾害调查站无法做到及时准确。利用 GIS 系统可以实现地质灾害信息
            的动态获取,实现高精度定位,确保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应用更加合理。利用 GIS
            的定位技术以及高数据量特点可以完成对地质其他数据的获取,在系统的应用过

            程中,可以完成地质构造、地质分布、潜在震源、历史地质以及地质灾害的有效
            划分,实现地理地质灾害的良好处理,确保地理地质灾害信息处理更加有效,对
            地质灾害的爆发进行预测。
                2. 地质灾害损失预测分析

                地质自然灾害是危害性相对较大的自然灾害问题。以中国 1976 年的唐山大
            地震为例,强度里氏 7.8 级(矩震级 7.5 级)地震,震中烈度 11 度,震源深度
            12km,地震持续约 23s。地震造成 242769 人死亡,164851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
            失达到 30 亿元。因此,在现代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要求通过地质灾害的调查

            工作完成地质危险预测,传统的地质灾害损失和风险预测存在数据精度问题。而
            GIS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系统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完成地质灾
            害的损失预测。在 GIS 系统应用过程中,系统内部具有灾害损失预测模型,通过



            ·50·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