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04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地增加或者删除知识库中的规则,重新定义新规则。另外,对于初始用户,刚装
            好的 IDS 会产生很多告警,有些属正常的网络应用,用户可置之不理,有些属未
            加上但业务中必用到的初始配置,用户一定要注意及时调整这些配置。第四,对

            IDS期望值过高。有些用户对IDS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把IDS当成防攻击的法宝,
            势必事与愿违。在网络安全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级别的安全技术与产品,IDS 只

            是其中的一步棋,它只承担了智能检测入侵任务的角色,并能针对入侵行为做出
            响应,仅此而已。如果用户想通过 IDS 完全阻止黑客入侵,一不实际,二这也不
            是 IDS 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IDS 再智能也只是一个安全管理工具。要使网络
            安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因为工具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6.IDS 具备的安全应急机制
                (1)网络安全必须具有相对完善的预警、检测和必要的防御措施

                在应对攻击事件的时候,防火墙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入侵检测能检测到基于
            应用的攻击行为的发生,并且判断出是何种攻击手段,这就是一个从不可知到可
            知的过程。在进行应急响应的时候,入侵检测系统是必须事先部署的必备环节,
            否则分析攻击难度将增大。

                (2)入侵检测系统的行为关联检测机制以及自定义检测功能
                从攻击特征分析的角度看,对 Web 服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其单个服
            务请求和正常的服务请求机制是相同的。如果是简单地对这样的特征事件进行阻

            断,必然导致正常的服务请求也被中断。区分是拒绝服务还是正常访问主要在于
            判断行为的关联性。拒绝服务的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连接行为。因此,
            检测的机制就是基于异常行为的统计关联,然后通过采用简洁易用的自定义描述

            语言,形成对该种行为的事件定义,下发到探测引擎。经过专门定义后,可以很
            容易地看出哪些事件是正常访问造成,而哪些事件是由攻击造成。
                (3)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形成动态防御

                从应急响应的要求看,入侵检测的最终目的是阻止攻击行为,对已经造成
            攻击后果做相应恢复,并形成整体的安全策略调整。入侵检测系统本身是具有阻
            断功能的,但是如果单纯利用本身的阻断功能必然对入侵检测的效率有所影响。

            IDS 发现了攻击事件,发送动态策略给防火墙,防火墙接收到策略后就产生一条





            ·92·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