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江西普通高校专升本信息技术
P. 24
江西普通高校专升本信息技术
二、考评重点
1.掌握计算机诞生、发展阶段、特点、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及其相互
转换;数值、字符(西文、汉字)的编码,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单位(bit、Byte、KB、MB、
GB等)。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工作
原理、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常见硬件设备。
1.1 数据与信息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是可鉴别的
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例如:张三的身
高是170cm,这是数据。数据本身无意义,具有客观性。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
而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且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
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信息的特点有:
(一)依附性。物质是具体的、实在的资源;而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资源。信息必
须依附于物质载体,而且只有具备一定能量的载体才能传递。信息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而独立存
在。新闻信息离开具有一定时空的事实以及语言文字、报纸版面就无法体现。
(二)再生性(扩充性)。物质和能量资源只要使用就会减少;而信息在使用中却不断扩
充、不断再生,永远不会耗尽。当今世界,一方面是“能源危机”“水源危机”,而另一方面却
是“信息膨胀”。
(三)可传递性。没有传递,就无所谓有信息。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如口头语言、体语、
手抄文字、印刷文字、电讯号等。
(四)可存储性。信息可以贮存,以备他时或他人使用。存储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如人
脑、电脑的记忆、书写、印刷、缩微、录像、拍照、录音等。
(五)可压缩性。人们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归纳、综合,就是信息浓缩。如总结、报告、议
案、新闻报道、经验、知识等都是在收集大量信息后提炼而成的。而缩微、光盘等则是使信息浓
缩贮存的现代化技术。
(六)可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资源。它可以转让,大家共享。信息越具有科学性和社会
规范就越有共享性。新闻信息只有共享性强才能有普遍效果。
(七)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后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
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越短,使用信息越及时,使用程度越高,时效性越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
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
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
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