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49

第二章  新闻采编策划与报道组织



             当指令和信息在策划者与执行者之间传递顺畅、高效,才能保证报道的顺利圆满。
             为此,在报道的组织机构建立之初,就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责权,以制度来保证信
             息渠道的畅通。最后,预见报道运行中的各种情况,周密部署。毕竟策划在前,

             报道在后,而客观事实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加上一些变数的存在,出乎意料
             的事情在所难免。通信、交通、设备、稿件的传输等都有可能出问题,如何补救,
             如何处理,不仅需要详尽的安排,还需要一线采编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绩效考核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绩效考核也就是“量化管理”,是收集、分析、评价、传递员工在其岗位上
             的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奖勤罚懒,有利于督
             促员工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实现报道目标。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特别是对于
             策划性报道而言,由于较长的生产周期,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特别是需要策划

             者更多的创新性劳动,必然导致在量化上处于劣势。相对而言,篇幅较小的报道,
             往往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有较大的生产量。如果以同一量化标准来统计,则可
             能因缺失公平而削弱某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报道实施中的信息反馈


                 正确判断取决于掌握全面的、及时的、准确的信息,信息不充分,决策就失
             去了依据,信息闭塞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此,策划者不仅要在方案策划阶段
             主动出击,获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而且在策划运行中,为了使策划者能

             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要保证信息通道畅通无阻,把重要的反馈信息快速、
             准确地传递给策划者。这些重要的反馈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者的反馈
                 一线的采编人员是策划方案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最

             真切、最全面、最及时。在实践中,他们既是报道的参与者,更是媒体与受众、
             报道对象之间的桥梁,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在他们这里得到检验,他们根据现场的
             最新情况,对报道方案的调整提出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推动报道
             的顺利开展。

                 (二)报道对象的反馈
                 一般情况下,报道客体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个人,这些被报道者是否配合关系
             到报道的成败或质量;另外,报道对象往往还是消息来源,其反馈信息关系到报



                                                                                  ·37·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