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75
第七章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技术分析与质量控制
在溶解对氨基苯磺酸时,尽量减少其与空气的接触,避免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吸收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令测定结果偏高。
第三节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与质量控制
一、污染场地土壤采样
(一)布点原则
在污染场地土壤采样布点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应该将全面覆盖与点面结合策略相结合,针对调查目标进行综合分析,
保证调查结果能够与周边真实情况相融合,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调查结果的
准确性。除了对特定地点进行布点,还要对周边的影响区域进行布点,这样才能
够保证采样结果更加准确全面。
其二,坚持分区重点监测原则。在污染场地中肯定存在污染程度较弱与严重
区域,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进行分别布点,能够准确计算出区域内的平均污
染程度,同时还要按照区域内的办公、生产以及储存场地进行定点监测,从而将
污染源的范围减小,提升布点的精确度。
其三,坚持资产节约原则。由于污染场地普遍面积较大,想要实行全面调查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因此在调查时还要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就是在
保证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尽量将成本与安全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
才能提升布点方案的可行性。
(二)布点程序
在保证准备环节与布点策略完善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制定
土壤调查方案,并且邀请环境治理专家针对土壤污染类别与情况进行初步辨识,
然后针对土壤调查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将地下管线情况与可行性分解结果列入综
合考虑范围内,对取样点的数量与位置进行最后调整。
通常情况下,针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检测时会采用随机布点法、系
统布点法、分区布点法以及专业判断法等方法,需要根据土壤初步辨识结果与周
边环境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调查目标周围污染种类较为复杂时,可以采用系统
布点法,这样能够对区域内的各类污染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在此基础上,还要采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