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77

第七章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技术分析与质量控制



             土壤采样时,可以用密封玻璃瓶盛放,并准确控制保存环境的温度,将土壤样本
             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此类土壤采样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否则就会影
             响到检测结果。保存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时,也要根据水质类型选择不同的保存

             容器。尤其是石油原油中的有机物,因其快速挥发的特点,应该严格保证存放容
             器的气密性,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土壤采样的纯度,从而使土壤检测结果能够更加
             准确。
                 (六)土壤采样数据记录

                 在污染场地的土壤采样过程中,还要保证现场记录工作的准确性。对不同点
             位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时,需要建立不同区域的检测报告,以及综合点位的采样
             档案,准确记录详细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项目名称、采样目的,采样编号等。
             同时还要做好土壤环境样品的描述工作,具体包括污染场地的土壤湿度情况、污

             染类别分布情况、土壤颜色、土壤味道以及地下水质情况等。总而言之,只有保
             证具体环节的准确性,才能使整体土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才能根据土壤的真实
             污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二、污染场地土壤采样质量控制


                 (一)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准备阶段应进行合理的现场调查,检验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时间选择的合理性
             和代表性,并分别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在采集样品时,应严格按照取样位置和

             采样次数的要求进行采样。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认真记录样品,妥
             善保管样品。
                 (二)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
                 样品必须在抽样现场用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样品记录逐一核对。经正确

             检查后,应将包装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试。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防
             止样品的丢失、混淆和污染。对光敏感的样品应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包装。样品送
             到实验室后,送货人和收货人对样品进行清点,并在样品送货表上签字确认。样
             品送货单应由双方保存以供检验。如果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和测试,则应按照

             相关技术要求贮存样品。
                 (三)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
                 样品制备过程:样品风干→样品粗磨→细磨样品→样品分装。



                                                                                 ·163·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