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76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造和组织戏剧动作空间。③表现动作发生的环境和地点。④创造剧情所需要的情
            调和气氛。⑤帮助演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剧本的思想内容。


                一、中国舞剧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了探索之路,中国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之后逐步成长、发展
            和繁荣起来。

                中国民族舞剧的不断探索促进了其对戏曲舞蹈的提炼与改造,逐渐形成了一
            种约定俗成的“古典舞风格”。从 1949 年至“文革”前可以看作是中国舞剧实
            验性的新兴期,比如:20 世纪 50 年代初产生了《罗盛教》《母亲在召唤》《旗》
            《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等民族舞剧,总体特征表现为:继承本民族的传统

            和特点、反映现实生活、革命历史生活以及神话和传说等;随后的《五朵红云》
            《湘江北去》《蝶恋花》等舞剧的创作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力以及运用民
            族音乐、舞蹈语言和技巧等方面都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而舞剧《宝莲灯》
            和《小刀会》则以民族化的音乐和古典舞的技巧为基础,体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性通过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芭蕾舞剧《鱼美人》得以充
            分彰显。该剧音乐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旋律为舞蹈的文学构思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排演则使中国舞剧在芭蕾艺术民族化的道

            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舞剧的创作视野和表现题材都有了极大的拓展,
            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比如:《丝路花雨》《仿唐乐舞》《长安乐舞》《编
            钟乐舞》《九歌》《秦俑魂》《侗雀伎》等大型舞剧和歌舞展示了中国古代风

            貌,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舞蹈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黄河儿女情》
            《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等则反映出民间的风土人情,深受群众喜爱;
            《召书屯与楠木诺娜》《文成公主》《智美更登》《单瓦桑姆》《珍珠湖》《灯
            花》《咪依噜》《东归的大雁》等各少数民族的舞剧内容多以神话题材为主,这

            些作品赞美民族英雄、歌颂纯真美好的爱情生活和手足情谊,表现正义战胜邪恶
            的斗争,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思想上的洗礼、精神上的振奋、境界上的提高和艺术
            上的享受。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