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48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很多舞曲起源于民间舞蹈,后来被专业作曲家用于作品创作。有的舞曲作伴
舞使用,有的则专门在音乐会上演奏和演唱使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在舞曲的旋律和伴奏中,常贯穿有富于特性的节奏音型,成为该舞曲的重要
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舞曲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1.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是起源于西欧民间一种三拍子的舞蹈,流行于法国宫廷和上层社会
中,因其步子较小而得名。中等速度、三拍子、单三部曲式结构,旋律流畅而富
于表情,伴奏部分简洁而灵巧,与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舞蹈动作相配合,显示
出轻松、典雅的风格。巴赫、贝多芬、比才等很多作曲家都写有《小步舞曲》。
2. 波尔卡舞曲
波尔卡舞曲是 19 世纪 30 年代初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跳跃
的圆圈舞。19 世纪 40 年代流传于欧洲各国,并成为很多种现代舞蹈音乐发展的
基础。波尔卡舞曲轻松活泼、优美生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比如:《单簧管
波尔卡》《啤酒桶波尔卡》《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3. 波兰舞曲
波兰舞曲又称波洛涅兹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是一种庄重的三拍子舞曲,
具有贵族气息。16 世纪末,波兰舞曲为波兰宫廷所采用,在举行庆典或集会时,
用以伴奏二人一组的行列行进表演。在宫廷舞会上,常先跳波洛涅兹,男着戎装
挂马刀,女着曳地圆裙。主人与最尊贵的女舞者作为第一对,其他男女舞者列长
队随其后,舞蹈气氛庄重典雅。17 世纪成为独立的器乐曲,18 世纪广泛盛行于
全欧洲。
波兰舞曲听起来很像是三拍子的进行曲,通常具有威武雄壮的气质。比如:
肖邦的《A 大调(军队)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等。
4. 圆舞曲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18 世纪起传入城市并开始流行于
维也纳宫廷,18 世纪后半叶用于城市社交舞会,19 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至今
仍是世界性交谊舞的重要舞曲形式之一。
圆舞曲还作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体裁广泛使用在一些歌剧、舞剧和歌曲中。
19 世纪以后,也用在交响曲、奏鸣曲中来代替原来的小步舞曲和谐谑曲乐章。
圆舞曲的节拍是三拍子,速度较快。其旋律流畅、气质优雅、节奏明快、富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