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82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变
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由于流行歌曲更多反映当下现实生活,因此,它
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流行歌曲的风格
日趋多元化。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和精神寄托,甚至是老百姓生活的
写照。当然,流行歌曲存在良莠混杂的现象,我们要注意识别其优劣,避免盲目
地欣赏、模仿和追求,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有引导责任。
一、中国流行歌曲
中国流行歌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黎锦晖、陈歌辛等人
的创作,那时的流行歌曲曾风靡上海,但思想性和艺术质量良莠不齐。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流行歌曲在大陆不见了踪影。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港台的流
行歌曲和美国的摇摆乐传到大陆的文艺舞台以及广大群众中间,大陆作曲家开始
尝试创作流行歌曲。如:王酩、王立平、谷建芬等人的作品旋律优美、感情真挚,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流行歌曲的狂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20 世纪 80 年代
末期“西北风”的流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走向成熟。之后,一批有才华的
青年作曲家也涉足流行歌曲的创作,比如:徐沛东、雷蕾、崔健、李海鹰等。到
了 20 世纪 90 年代,流行歌曲在创作题材、编配、演唱等方面风格更为多样,呈
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尤其是接受欧美流行音乐影响以后,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突破了港台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产生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健康
向上、感情真挚的歌曲。比如:《绿叶对根的情意》《爱的奉献》《弯弯的月亮》
《七子之歌》《红旗飘飘》《眼神》《天堂》《青藏高原》《每一步》《蜗牛》
《天路》等。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 21 世纪的到来,各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流
行音乐的多样化生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土壤,从作曲技法到歌词内容,再到演唱
方法和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个性张扬,许多形式各异、风格有别的流行歌曲从
不同的视角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诉求。如:刘欢为下岗工
人创作的《从头再来》、周杰伦的饶舌歌曲《双截棍》、沙宝亮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而创作的歌曲《那么爱你》、张超融入民族元素创作而成且
早已家喻户晓的《最炫民族风》等。老锣作曲、龚琳娜演唱的许多歌曲也都极富
个性,比如《忐忑》,极具艺术夸张色彩,一经亮相,便瞬间引发热议。如果说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