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85

第三章 器乐艺术







                                   第三章 器乐艺术




                           第一节 神韵之美——中国器乐艺术


                 中国器乐艺术就其在中国艺术整体审美范畴中的特点而言,注重形神兼备,

             讲究气韵生动。

                 一、中国古代器乐艺术

                 我国器乐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钟鼓铿锵、箫管喧闹、琴瑟悠扬。音乐

             遗产之丰富、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据出土文物和文献
             记载,先秦时期就已有鼓、埙、磬、编钟、笙、箫、琴、瑟等一百多种乐器,而
             且与这些乐器相关的音乐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华夏之乐,一脉相承”可谓中国
             民族器乐艺术的总体风貌。
                 (一)先秦时期的器乐艺术

                 夏代的乐器,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出土的乐器较具代表性,有鼓、鼗、陶
             埙、铜铃等。商代的乐器虽然也是以鼓、磬、铜钟、埙等乐器为主,但是比夏代
             要更为发展。西周的乐器约有 70 余种,并且出现了称为“八音”的乐器分类法: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丝(琴、瑟)、木(柷、
             椌、敔)、匏(笙、竽)、竹(箫、管)。
                 西周时期的器乐合奏相当发展,最重要的形式有以编钟、鼓为主体的“钟鼓
             之乐”。琴、瑟、笙、篪、箫等乐器发展成了独奏乐器,其中尤以琴的艺术水平
             为最高,比如:表现“高山”“流水”志趣的琴曲。

                 编钟艺术发展到战国时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1978 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
             考古发掘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史、文化史、科技史乃至世界文
             明史的重大发现,由于它所具有的多种历史文化价值,被国际学者称为“世界第

             八大奇迹”,充分显示出我国器乐艺术的惊人成就,如图 3-1 所示。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