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227

第五章 动物生理的影响因素及信号采集



             安全要求妥善处理相关污染物品,以免造成人畜感染和环境污染。
                 1. 病原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充分保定动物。在减少动物应激的同时,避免动物对采样人员构成威

             胁。第二,做好环境消毒和动物尸体处理工作。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
             第三,根据不同检测目的,采集相应的样品。如检测抗体采用血清样品,检测抗
             原则根据病原不同分别采集相应的内容物、分泌物、组织脏器、排泄物或其他材
             料,不能初步判断病因时应进行全面采样待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监测、

             群体健康状况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数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及一定饲养阶
             段的区间分布。企业进行群体抗体监测时可根据群体大小和日龄状态,制定符合
             养殖场自身的采样方案和样本数目。第四,采集样品时应无菌操作。第五,所采
             集样品要及时标记并进行登记。第六,用于细菌检测的样品,如果是无菌样品,

             接种前无需作特别处理;有杂菌污染的样品,可接种选择性培养基抑制杂菌生长;
             奶、尿等样品含菌量少时,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作集菌处理。
                 2. 血样的采集和处理
                 采集全血应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如肝素、乙二胺四乙酸

             (EDTA)、阿氏液、枸橼酸钠等。血清血液样品采集后应避免震荡,于室温下
             静置 2~4h(避免暴晒),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后分离血清,置 4℃保存,如需
             长期保存应置于 -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3. 眼、呼吸道、咽、肛拭子的采集与处理

                 需进行病毒分离的样品用无菌 PBS 液保存,如需长期保存,应置于 -70℃;
             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应立即进行涂片染色和接种相应培养基;待进行核酸检测的
             样品用 50% 甘油生理盐水保存,保存液没过拭子即可。所采集样品应用稀释液
             作 1~2 倍稀释,室温作用 1h 后充分振荡,离心取上清液。

                 4. 实质脏器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对已死亡的畜禽,应尽快采集,冬季不超过 6h,夏季不超过 4h。
             濒死畜禽,在放血后采集。采集实质脏器时应无菌操作,将所采脏器组织块,
             放入无菌容器,每块组织应单独放置,取材应包括病灶和周边正常组织。供组

             织病理学检查的样品应新鲜,不能冷冻,不能挤压,避免人为损伤,组织块以
             1.5cm×1.5cm×1.5cm 为宜。如做冷冻切片,则需将组织放在 0℃ ~4℃保存,尽
             快进行切片、检测;作石蜡切片应及时用 10% 甲醛溶液固定;进行分子生物学



                                                                                 ·215·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