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71
第五章 建筑施工现场开挖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
以及砂浆等清理干净。将钢筋端头矫正顺直;保证钢筋笼吊环的长度符合设计要
求;钢筋笼下放时应该对钢筋笼的焊缝进行逐节检查,保证焊缝、焊口的质量;
钢筋笼下放时要保持平顺,避免碰撞到孔壁,引起孔壁坍塌;如果钢筋笼下放时
受阻,不可强行下放,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正确措施处理。
7. 混凝土灌注
在混凝土灌注之前需要进行二次清孔作业,对孔底沉淀层的厚度、泥浆的质
量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要求;可采用规定型号的混凝土拌合机制拌混凝土,为
了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适当掺入一些外加剂;首批混
凝土灌注时,导管下口与孔底的距离应该保持在 20~25c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
深度不得低于 1m;灌注混凝土时,应该对混凝土顶面高程进行随时的检测,同
时控制好导管的埋深;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避免导管内形成空隙体;在混
凝土面与钢筋笼接近时,导管的埋深要保证,避免钢筋笼上浮。
(三)钻孔灌注桩重点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
1. 采取隔孔施工的方法
由于钻孔灌注桩是先成孔,再进行孔内灌注成桩,周围土体的偏移对桩身会
产生一定的压力。尤其在成桩的初期,由于混凝土强度较低,这种压力容易影响
到成桩质量,因此,应该采取隔孔施工的方法,控制好施工桩的距离,避免出现
坍孔等问题。
2. 保证成桩的垂直度
桩孔垂直度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桩孔的垂直度,确
定桩机的稳固性,可适当扩大桩机的支承面积,并经常性地对钻架及钻杆进行垂
直度校正,在钢筋笼下放之前,还需要对孔径、斜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3. 避免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
如果在提钻过程中碰撞到孔壁,可能会出现坍孔现象,其主要表现是混凝土
在孔壁内部产生坍塌或内挤现象。混凝土中的碎石粒径过大,导致混凝土的流动
性差;或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或混凝土在导管内停滞时间太长,其灌注时间过
长,造成初灌注的混凝土与已浇混凝土之间存在裂隙,造成断桩。因此,在提出
钻具后,应对成孔深度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孔深变化,应该重新下钻并清孔。
4. 对钻孔灌注桩缺陷的控制
当钻孔灌注桩质量存在缺陷时,控制方法主要有钻芯取样钻孔高压注浆法、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