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72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桩身搭接法、原位复桩法和补加新桩法等。
                第一,钻芯取样钻孔高压注浆法。当灌注桩的桩身长度不足、桩底沉渣过厚、
            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质量控制:钻孔一清孔一

            埋设注浆管一压水一制浆注浆一封孔。
                第二,桩身搭接法。当灌注桩存在裂缝、松散、夹泥、断桩等质量问题,且
            质量部位深度在 10m 以内的时候,桩身搭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其具体操作如下:先进行超声波探伤,确定损伤部位,再制定修复方案,挖出损

            伤部,进行混凝土浇筑修复。
                第三,原位复桩法。此方法与桩身搭接法类似,当桩身的质量问题比较严重
            的时候,先进行超声波探伤,确定损伤部位,再制定修复方案,挖出损伤桩身,
            在原位重新浇筑新桩。

                第四,补加新桩法。对于质量缺陷严重的单桩、多桩、群桩,在场地环境许
            可的情况下,采取与前法类似的做法,重新浇筑新桩作为旧桩的补充加固。

                四、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


                (一)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的难点
                首先,存在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因为复杂地质条件通常是指隧
            道或者是土层结构参差不齐的区域。而桩基施工本身对地质土层的要求就相对较
            高,一旦遇到大部分岩土层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就会在实际施工当中出现崩坏的

            情况。因此,对桩基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工艺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制约了
            工期和成本的控制效能。其次,存在不施工隐患问题。与传统的桩基顶部施工作
            业相比,桩基中不施工,如果拆管时用力较大,就会使混凝土导管内外的压强出
            现不一致的情况,使混凝土结构变得相对脆弱。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断桩的问题,

            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本身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如果导管内外压强差距过大,一定会影响后续的施工效能。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
                1. 预压法

                与上述提到的强夯法和高压喷射法相比,预压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沉降量并提
            升地基的承载能力。现如今,预压法有两种类型,包括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
            选择哪种类型,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依照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类型来做好事先的



            164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