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83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的创新
就必须借助桩基基础开展施工作业。我国钢产量相对较少,因此地基施工可以尽
量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作业,这样便能够有效减少对钢
材料的依赖。近几年,随着现浇钢筋混凝土桩的快速发展,该项技术得到了极为
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造价低廉,施工过程噪声小,同时应用范围广的优势。
因此,采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各项重难点问题。而
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一旦建筑的地基基础埋深深度过大,为了进一
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采用深井法。
2. 模板预制
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来说,施工工艺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施工
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因此,为进一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结构性能,必须充分
利用其结构施工反复性的优势,针对其竖向构造的特点,合理地采用滑模法以及
爬模法等手段来对工程施工的工期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具体的施工作业期间,
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取长补短、提高施工效果、加快施工进度的
目标。除此之外,高层建筑预制模板的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仅有的能
够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的一种工艺手段,可以有效对施工的工期进行控制。
3. 超高泵送混凝土
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强混凝土流动
性的控制和把握。在泵送压力的作用之下,保障混凝土的正常流动。但是因为混
凝土存在相应的屈服值,所以在泵送时受到压力作用会导致水泥砂浆逐渐向混凝
土输送管道的外部流动,而后输送管道的内壁便会出现水泥砂浆的薄膜。由于这
层水泥砂浆的屈服剪应力相对较小,因此能够起到显著的保护和润滑作用,降低
混凝土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混凝土的输送工作提供保障和支
撑。而在驱动方式上来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采用混凝土泵来提供驱动力,
推动混凝土从运输或者存料设备中直接进入混凝土泵料斗内部,然后利用混凝土
泵产生的压力将料斗内部的混凝土输送到特定的浇铸区域。泵送施工不仅可以充
分满足垂直运输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开展水平运输。该项技术目前得到极为广泛
的应用和推广,是一种十分实用、同时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类型。
设备选择:目前,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多应用于整体高度高于 300 米的超高层建筑。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极大地规避了传统泵送技术面临的局限性和不足,能够帮助
_ 7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