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131
第四章 风电场运行与维护
3. 部分委托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运行由企业自身管理,维护工作由外委管理。在此
过程中,对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委托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灵活性很
高,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故障和风险问题。但由于负责维护的人员不足,也存在缺
陷,具有事故应急情况处理时间长、遗留问题多等问题。在此过程中,设备安全
状态及生产指标的准确性也将受到影响。
(二)风电运维管理的内容
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管理需确保所有设备都是可控的,以保持正常运行,包
括风机、控制系统、通用设备、基础设施等。另外,风电场的运维管理还包括以
下内容: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流动、培训、日常管理等。第二,电气
通信管理:做好测量规划、阶段规划等工作,并对紧急数据处理进行规划,以确
定设备中可能出现的特性、功能和错误。第三,备件和消耗品管理:主要设备、
备件和其他用品的登记和管理,特别是消耗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第四,外部
协调:协调各种外部问题,如土地、环境、邮政、民政和税务。第五,建立信息
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综合和处理风电场运行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和真实
的分析,重点是纠正缺陷和生成数据。
(三)目前主流的风电运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风电运行管理模式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风力发电厂没有采取
适当的运行管理模式,相关设备记录不健全,设备管理标准也不完善。由于这些
问题,无法定期提供标准化的风机备件供应,即使有适当的紧急警报,也无法充
分监测某些重要部件的健康状况。第二,管理过程中缺乏人员,对有关企业工作
人员的培训不够及时或全面。在风电场,固定职工人数相对较大,人均总产量严
重失衡。第三是整个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有待提升。在风电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
各个阶段的资源多次投入,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无法进行维护和维修。第四,
广泛的成本管理。对于风电场,相应的本地存储水平非常高,相关的业务标准和
质量成本没有统计标准。备件实际短缺可能导致长期停机,从而进一步加剧损失。
第五,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从而进一步降
低了机组的可用性。
(四)风电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风电行业也在逐步发展,向数字化、智能、计算机科学发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