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研究
P. 67
第二章 油气储运工程管理
2. 落实油气储存安全管理责任
加强油气储存安全不仅要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依赖于工作人员的
自觉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采集
油气储存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将各类油气储存设施连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
实时化监测油气储存设施的运行状态、性能、各项参数等,监测其内部压力、液
体流速等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且借助安全防护体系实现自动化预警的功能,当
任意参数超出允许最大值时发出预警,相关技术人员控制流速及压力,以此避免
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尤其是在油气储存设施的安全管理上可以
实行点检制度,由不同部门、人员共担油气储存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等责任,
在适宜周期内对设备的关键部分、关键的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设备非关键部分
及非关键设备进行检查;每三个月对油气储存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每次检
查后做好记录、发现并排除故障,将检查结果及排障措施等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之中,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手段形成油气储存设施的故障分析图,把握故障
发生的基本规律,做好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结合故障的发生频次与危害程度等
开展专项的检查与安全防护行动,以此有效提高油气储存安全管理效率。
3. 创新油气储存安全管理技术
在油气储存过程中使用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油气储存的安全性。
其一,为多相混输技术。在传输成品油时,因油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
在内部管道中与管道间的接触面上会出现混油层,再加上油气管线布设方式、材
质等不同,可能会导致混油量差异较大,不仅会降低成品油质量,还可能因摩擦
等因素导致管道内部温度升高,造成安全隐患。而采用多相混输技术可以有效避
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加强油气储存安全性。
其二,为防腐控制技术。在油气储存过程中,因设施内部、管线等发生腐蚀,
会导致设施内壁、管道内壁变薄,在较大的压力及液体流速的冲击下便会导致设
施内部、管道内外部受腐蚀部位十分脆弱,加大泄漏事故的发生概率。应用防腐
控制技术,在设施、管道内外壁涂抹防腐材料以形成防腐层,可以消除此类安全
隐患,为油气储存安全提供保障。
加强油气储存安全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促进能源领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
保障,对于确保各领域稳定生产、提升油气储存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