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研究
P. 67

第二章  油气储运工程管理



                 2. 落实油气储存安全管理责任
                 加强油气储存安全不仅要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依赖于工作人员的
             自觉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采集

             油气储存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将各类油气储存设施连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
             实时化监测油气储存设施的运行状态、性能、各项参数等,监测其内部压力、液
             体流速等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且借助安全防护体系实现自动化预警的功能,当
             任意参数超出允许最大值时发出预警,相关技术人员控制流速及压力,以此避免

             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尤其是在油气储存设施的安全管理上可以
             实行点检制度,由不同部门、人员共担油气储存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等责任,
             在适宜周期内对设备的关键部分、关键的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设备非关键部分

             及非关键设备进行检查;每三个月对油气储存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每次检
             查后做好记录、发现并排除故障,将检查结果及排障措施等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之中,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手段形成油气储存设施的故障分析图,把握故障
             发生的基本规律,做好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结合故障的发生频次与危害程度等

             开展专项的检查与安全防护行动,以此有效提高油气储存安全管理效率。
                 3. 创新油气储存安全管理技术
                 在油气储存过程中使用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油气储存的安全性。
                 其一,为多相混输技术。在传输成品油时,因油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

             在内部管道中与管道间的接触面上会出现混油层,再加上油气管线布设方式、材
             质等不同,可能会导致混油量差异较大,不仅会降低成品油质量,还可能因摩擦
             等因素导致管道内部温度升高,造成安全隐患。而采用多相混输技术可以有效避
             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加强油气储存安全性。

                 其二,为防腐控制技术。在油气储存过程中,因设施内部、管线等发生腐蚀,
             会导致设施内壁、管道内壁变薄,在较大的压力及液体流速的冲击下便会导致设
             施内部、管道内外部受腐蚀部位十分脆弱,加大泄漏事故的发生概率。应用防腐
             控制技术,在设施、管道内外壁涂抹防腐材料以形成防腐层,可以消除此类安全

             隐患,为油气储存安全提供保障。
                 加强油气储存安全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促进能源领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
             保障,对于确保各领域稳定生产、提升油气储存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59·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