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15

第二章  美术馆展览中数字技术的应用



             围内移动,观察虚实融合的场景,由于受到移动设备硬件渲染能力的限制,屏幕
             图像分辨率较低,系统显示效果不佳;第三种用户通过佩戴头盔显示器观察外界
             环境,看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周围真实环境,带给用户更强的

             沉浸感,如图 2-16 所示。















                                 图 2-16  圆明园遗址 AR 复原对比图

                 2012 年,圆明园推出一款名为“数字圆明园”的 APP,游客通过手持移动
             设备在园区进行游览,游客移动时,手持移动设备将会实时更新画面,在屏幕上
             呈现出复原后的图像,并伴随音效、视频等一系列多媒体形式,丰富游客感官体

             验的同时,加深对这一历史建筑的了解。
                 2.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
                 由于时代的变迁,加之壁画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和石窟内的温湿度变化,导致
             现存画面遭受不同程度脱落与破损。针对上述问题,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数字

             化保护、展示与传播应用研究变得尤为必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拍摄技术、三维扫
             描技术等数字化方式记录敦煌壁画,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和展示,降低洞窟
             内壁画展示因参观游客较多而带来的压力。
                 2016 年,在澳大利亚新南维尔美术馆举办展览——《唐代:丝绸之路首府

             的宝藏》,游览者进入一个与房间大小相同的场景中,重现 UNESCO 世界遗产
             名录中的莫高窟场景,如图 2-17 所示;游客使用 IPAD 等手持移动设备自由欣赏
             洞窟中的造像与壁画,在 360 度欣赏洞窟壁画的同时,通过放大屏幕查看相应壁
             画文字介绍以及细节。这在以往参观中是很难体验到的,因为实际石窟内空间狭

             小,光线昏暗,每天游客众多,且壁画日渐剥落,景区在限制日参观人流量的同
             时也将玻璃外罩阻隔壁画等进行一系列保护措施,数字化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提
             升大众保护文物意识,同时也呼吁整个社会对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付诸实践。”



                                                                                   107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