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66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自然景观实现对特定空间氛围的营造,根据不同的现实条件,拥有不同的空间与
自然结合方式,具体的引入方式与对空间氛围的营造效果亦各不相同,通过这一
方式进行空间氛围营造,首先要对场地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研究,根
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相匹配的引入方式。例如,空间所在的自然环境是
具有高差的山地地形,则使用与山体形成间接融合如形成视线对话的方式更为合
适,如场地环境为平地,则能够直接将空间置入自然环境中,形成两者相融的状态。
通过结合不同引入方式的当代美术馆案例,研究两种与引入自然的要素形成
空间氛围的具体手法,从中归纳特征与最终形成的空间氛围效果。
(1)自然景观与空间形成对话
隈研吾在《反造型》中所提及的东西方自然观的差异,通过“连接”与“分
离”进行了总结,在西方自然观下,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是分离的,具有明显的
物理边界,但自然景观与空间在物质层面上的分离,并不意味着两者处于一种对
立的状态下,而是一种空间与自然的对话。展览空间与自然景观在此状态下,构
成一种物理边界上的分离与精神状态下的融合。
由 gad 建筑设计事务所在 2020 年设计的山海美术馆,完美诠释了这一空间
与自然实现对望与交流的空间气氛如何进行营造。山海美术馆位于云南昆明翠峰
生态公园内,园内石林蜿蜒耸立,具有极佳的自然资源条件,场地由两组台地组
成,台地之间高差达十米,美术馆便是建在这两组台地之间,因此建筑师使用了
空间与自然产生视觉对话的形式,将自然作为空间氛围的构建要素,引入空间中。
在下文中,通过对具体过程的详细分析,从中得到此方法的具体应用方式。
第一,借自然之势。场地内山体之间先代留下形体破败但相互联系的人造构
筑物,构成了这个场地最独特的场所记忆,如同星图一般散布的各个点,建筑师
将其进行连接,构筑建筑的内在形态,通过对空间的拆解,形成与山体之势完全
贴合的环状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各处,都能够观察到空间外不同的自然景色,整
个空间形成了莫比乌斯式的环状流动空间,为人在空间中与自然景观进行对话创
造了完美的条件。
第二,借自然之景。因建筑师们没有采用常规的建筑高差处理手法,对场地
内原始的自然景观及高差进行处理,形成一系列层叠的台地,使得原有的山林最
大限度地保留下其最原始的形态。在获得完美场地自然景观之后,设计师通过将
空间变得通透,大片的玻璃幕墙将空间外的山海,树海都毫无遮挡“借”到空间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