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28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心,来源广泛,反应过程绿色无污染,这些特性表明其很有潜力作为催化剂材料
合成新型绿色高效催化剂。初期关于漆酶催化剂的研究,人们均将其应用于氧还
原催化剂的构建,并表现出不错的氧还原性能。这表明在外力作用下,漆酶确实
可以实现相应的可逆反应,即析氧反应。Tapia 将漆酶通过 In2S3 附着在铂碳电
极(FTO)表面,在可见光下进行析氧反应。虽然反应成功进行,但催化性能有
待进一步改进,之后 Pita 将漆酶通过氨基附着在 Graphene 电极表面,大大提高
了其析氧性能,更加说明了漆酶在析氧催化剂方面的可应用潜力。
三、高稳定性酶电极检测材料发展及应用
在电化学工作中,除了通过水裂解进行氢气氧气的制备,电化学检测也是
其重要应用之一,并且电化学检测往往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通过
水裂解产生的氢气氧气可作为人类生活能量来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葡
萄糖作为人类细胞能量来源,反而容易因为在人体内含量过量而容易导致糖尿
病的产生。因此通过构建高稳定性电极材料实现对葡萄糖溶液的检测,并将其
应用于实际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的特异性反应,
因此在目前众多通过电化学手段对葡萄糖检测的工作中,均是通过构建酶电极
实现对葡萄糖实现检测。而在酶电极材料的构建中,由于酶本身性质的原因,
稳定性的提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合成稳定的酶电极检测材料,构
建高效的生物传感器,可对待测物实现快速的分析及检测,同时可广泛地应用
于食品分析,临床医学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意义深远。酶电极材料合成经过漫
长的发展,在 1962 年,Clark 教授初次提出了酶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将葡萄糖
氧化酶与电极相结合并实现对底物酶的检测,自此开始了酶电极材料的研究发
展。到目前为止,酶电极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经过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当代科
学分析的热门研究方向。
(一)酶电极材料分类
根据生物反应过程的不同,可将酶电极材料分为催化型酶电极材料与亲和
型酶电极材料。在酶电极识别过程中,若电极酶材料与待测物进行反应识别,并
产生活性物质,且该活性物质可被检测,则此类材料为催化型酶电极材料。在酶
电极过程中,若酶电极材料与待测物质结合,通过亲和作用产生电化学信号进行
反应物的识别,其识别主要根据结合位点尺寸及形状,则此类材料为亲和型酶电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