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P. 130

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过各种表征手段确定两种固定方式的不同,并经过电化学检测确定两种固定方式
                                                                                -1
            的检测线,可得出结论,基于共价酶固定的生物传感器显示出 5.8μAmM 的灵
            敏度,高达 0.12mM 的 L- 乳酸的线性,并且检测线为 4.0μM。基于蛋白质吸附
                                        -1
            的生物传感器显示出 9.4μAmM 的灵敏度,保持线性度高达 0.18mM 的 L- 乳酸,
            检测限为 3.0μM。可发现共价键结合方式优于物理吸附。吸附法是指通过范德华
            力将酶材料固定于电极表面,该方法较为简单,但不稳定,电极表面材料易于脱
            落。Bo Liang 等人将葡萄糖脱氢酶锚定在大肠杆菌菌株的冰核蛋白上,并通过蛋

            白电泳对融合结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融合。之后构建了 Nafion/GDH- 细菌
            / 多壁碳纳米管电极材料,对右旋葡萄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浓度在 50~800mM
            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并且不受对乙酰氨基酚,抗坏血酸和尿酸等常见干扰
            物质的影响。夹心法是指通过双层滤膜将酶或其他活性物质封闭,根据被封闭物

            质选择滤膜孔径大小。在 Khor 等人的工作中,通过海藻酸钠凝胶和聚酰胺膜将
            谷氨酸酶进行包裹,并通过一个二电极系统实现对工业废水中含氧量的测定,该
            检测快速准确。
                (三)酶电极材料应用方向

                酶电极材料构建方式多种多样,同时将其固定于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后可大量
            生产,且便于携带,适合实时监测,有利于实际应用,因而其应用方向也越来越
            广泛。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应用方向有医学临床检测、食品安全及环境检测等领
            域。在医学临床检测方向,人们有大量疾病可根据体液或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是

            否超标进行检测,例如糖尿病,众多关于糖尿病实时监测的仪器已被研发出来,
            其原理就是基于酶电极材料与血液中葡萄糖产生反应信号,进一步转化为电信号。
            此外,该方法可同样被应用于酶,抗体及其他微生物的检测,简单快速地得出检
            测结果,且制作成本低廉。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食品安全

            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严格把控,因而开发准确便捷高
            效的仪器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酶电极材料可实现对糖类、氨基酸
            和蛋白质等物质的检测,从而可以实现对食品中葡萄糖、乳酸等物质的检测,此
            外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和抗生素均可进行检测,希望更多食品安

            全检测仪器的产生使人们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对环境做出保护,对环境污染进行
            严密检测,防止更多的污染产生危害人类生存安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资



            ·118·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